《詩詞鑑賞》

2011121914:35

《詩詞鑑賞》——詩.分為古詩.現代詩.近體詩.古詩與現代詩.只要起承轉合.有押韻就可以ㄌ.

近体詩須合平仄押韻.對仗工整.是有點難度.

淺答近體詩的音韻

近來,有許多愛好詩詞的朋友疑問詩的音韻,他們用普通話來讀,發現平仄不合律,韻腳不押韻,現淺答如下。

一、詩詞的讀音與普通話有相似之處,卻不以普通話為標準。 近體詩用韻以《平水韻》為準,平水韻是根據唐初許宗敬奏議合併的韻,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。 《平水韻》106個韻部:上平十五部、下平十五部、上聲二十九部、去聲三十部、入聲十七部。

二、古漢語(《平水韻》)分四個音調,即平聲、上聲、入聲、去聲。 而普通話的四聲變為陰平(一聲)、陽平(二聲)、上聲(三聲)和去聲(四聲),沒有入聲。 普通話的陰平、陽平字,大致相當古代的平聲字;上聲和去聲字,大致相當古代的仄聲字。 為什麼說大致相當呢? 因為古代的入聲字,已分別轉為普通話的平聲(陰平、陽平)、上聲和去聲裡去了。 古入聲字轉為今上聲和去聲的(三、四聲),古今音都為仄——今音為仄的字,基本上古音也仄;比較麻煩的是那部分轉入今平聲(一、二聲)的古入聲字,今音為平,古音為仄。 因此,用普通話讀詩平仄不合律,讀來不協調。 而用平水韻來讀,方能體現詩詞的音律美。

三、 現代漢語(普通話)中,以b、d、g、j、z、zh等不送氣塞音為聲母的陽平字都是入聲字。 如:“鼻、薄、白、毒、笛、獨、國、決、昨、識”等;以韻母為uo的捲舌音(即讀zhuo、chuo、shuo、ruo的字)基本上是古入聲字,如:“桌、拙、捉、輟、碩、說、若、弱”等;以ue結尾的字,基本都是入聲,常見字中非入聲字有三個:“瘸、靴、嗟”,其它如:“虐、絕、雪、月、略、雀”等都是古入聲字;以m、n、l為聲母的字,在陰平、陽平、上聲裡一般都不是入聲,而去聲中有可能是入聲。

四、詩詞中有很多平仄兩讀的字。 同一字往往有多種意思,造成讀音不同,這就造成了一字多聲的現象。 如:嘆、看、望、忘、醒、漫、患、跳、瑩等。 有容易分辨的:中(~央,擊~)、和(~平、~泥)、冠(雞~,~軍)、荷(~花,負~)、稱(~呼,~心)、監(~察,太~)。
有難以分辨的,如:
不平聲(讀fou),疑問,同"否"。 仄聲,副詞,表示否定。
占平聲,~卜。 仄聲,~據。
令平聲,動詞,使。 仄去聲,名詞,命~,縣~。 普通話俱仄聲。
過平聲,經~。 仄聲,~過,~失。 今俱仄聲。
華平聲,~美。 仄去聲,~山。

五、熟悉聲韻要多讀名家近體詩作。 聲韻的辨別對於南方人稍易,北方人稍難,因南方方言保留許多古漢語的語音,而北方方言則變化較大,首先是入聲字的消失。 遇到韻腳不協時,可假定同為某一個韻母來讀,比如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”(賀知章《回鄉偶書》),三個韻腳“回、衰、來”,我們可以假定韻母都是“ai(uai)”,這樣讀起來就押韻了。

名詞解釋:
近體詩——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詩的通稱。 句數、字數和平仄、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。 近體詩包括絕句(五言四句、七言四句)、律詩(五言八句、七言八句)、排律(十句以上)三種,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。

引用友詩詞論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