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網路圖片
由台灣傳統工藝口訣保存狀況談傳統雕刻技巧的流失原因
王慶臺
以台閩地區建築的裝飾製作為例,其血脈實與母體文化,互為表裡,乃不爭
之事實。以建築裝飾藝術與以往比較為例,口訣技藝的保存,是可視為本題的「檢
視方法」。現階段台灣工藝文化保存現象,在時間演化歷史長河中,是已然可以
見到,因地域發展,在時間延續上的差異性。其主要原因,是因為長時間隔絕,
文化活動已與當地結合,而有地域化的趨向,這種因地方俚語,生活習俗加入,
所造成之差別,時間的累積成效,是可以預見的結果。
民間藝術承傳的管道,除了由文字資料記錄保存外,其它各類雕飾的施作方
法、內容,都有其專門承傳之體系,諸如藉由中國花鳥畫形式所見到的畫譜、圖
稿,這種和民俗、俚語、諧音、或吉祥語,結合所生成之現象,在母體文化體系
包裹下,各輩流傳中,能承繼不墮,使得原始面貌得以延續,主要是肇因體系的
承傳方法。這種形式在民間就是所謂的「師徒相授」,方法是傳之於手稿記錄和
口訣,或是記載於典籍的代代延續。總括之,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在特定區域、文
化因時間點上,長期與地域結合,所產生之特色。傳統口訣在工藝發展過程上,
有下列三種特殊意義。其一是針對體系可為完成整體記錄。其二師徒相授在技巧
了解上,可為完整之詮釋。其三承傳所必須注意之特點。而民間在工藝口訣之承
傳,最重要資料不外乎下列四點:(一)典徵出處,(二)粉本繪製方法,(三)施作技
巧,(四)處理過程。
以中國南系傳統木作裝飾雕刻而言,台灣清末民初早期北系建築雕飾,以陳
應彬先生派下,黃龜理先生體系為大宗。以其所留傳的資料為例,台灣田野橫向
同時期相關資料調查,加上實際近二十五年的相處,在口述點滴記錄資料中,典
徵出處或可由成語、二十六史中的典故做為比較,或可由民間戲曲,及小說中找
到出處,這些立題的著點,或許人物情節較之事實略有變異,也許疏於筆誤,而
有同音異字,但皆因典籍尚在,不難恢復其真。主因在同一文化體例下,其教忠
孝仁義中國文化的本質,所要描繪的故事內容是共通的,因此縱有筆誤或有出
入,甚至稍有差異,因為史料所述自然可以求實,而不掩其文化特質,所以史料
可證實的的典徵出處究竟不是困擾。
繪稿方式在師徒相授口訣運用中,如何利用會意成誦記憶的口訣,將之完整
記錄,是運用此路徑傳遞最大功能。
引用
http://www.ntua.edu.tw/~d33/03-03/dissertation/Wang%20PDF/Wang03.pdf
交趾陶
交趾陶為台灣陶瓷工藝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項,其多為安置於傳統建築之不同部位以達裝飾之功用,屬彩釉軟陶,民間匠師多將之稱為「廟尪仔」、「淋搪花仔」,題材多以戲曲故事、靈獸禽鳥、博古花果為主,色彩鮮豔常見鵝黃、翠綠、寶藍及胭脂紅等。欣賞交趾陶之美,在於其形塑之巧妙、釉彩之溫潤及題材的豐富。臺灣交趾陶第一人是嘉義的「葉王」(1826-1887),其作品影響後世甚鉅,至今在學甲慈濟宮、佳里興震興宮還看得到葉王的真蹟。
織繡品
織繡品因具有強烈的視覺美感特色,其所表現的圖文與象徵極為豐富精采。以台灣宗教繡品為例,其特點是大量運用金蔥、銀蔥,喜愛對比強烈的濃艷色調,以及吉祥喜氣之圖文,非常華麗可觀,是人們對美好的追求與願望祈求之反映。台灣織繡品喜用對比強烈的色調,特別是喜氣吉祥的顏色,尤喜以大紅、鮮黃、赭紅為地,繡上五彩或金銀線以表現出濃艷的色彩感。圖案紋飾方面視用途而異,一般人家對長壽、喜樂、富貴和吉祥寓意特別偏好,紋飾圖案如壽字紋、萬字紋、雲紋、如意紋、鎖子、回紋、人物仙佛、祥雲瑞獸、山水蟲草花鳥等。另外還有梅、蘭、竹、菊、名家墨蹟、對聯等雅趣的圖文。
引用網頁
吟先傳統工藝{一}感懷
工藝來自民間,是民間文化的結晶.
台灣民間藝師經過漫長艱苦的學藝過程, 堅持傳統與創新的理念與理想,
造就民間工藝風華.
當吟先踩踏在台北海南路的紅磚館前
先師與黃館長的諄諄教誨,使吟先永生難忘.
藝術人藝術心不在乎是否成功的成為藝術家,
在乎的是我能夠傳承先人多少的智慧與技藝的精隨,不忮不求,
心中的傳承意念很堅定,如何發揚民俗技藝,自在我心,致力迎向朝陽.
節錄~吟先民間工藝藝術傳承理念網頁